长沙市芙蓉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长沙市芙蓉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长沙市芙蓉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凯发一触即发委托,向大会报告芙蓉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经济运行基本盘牢牢稳住,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预计完成年初目标的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与年初目标存在一定差距的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的来说,在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各项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较长沙市其他中心城区,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较好态势,稳住了全区经济大盘。
1.提质增效促发展,产业发展能级稳步提升。生物育种产业植优补强。引入种业产业链企业65家,链上企业总量达363家,占全市的65.4%;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完成分子育种和生物智能大数据两个公共技术平台和水产、中药材、油茶、水稻4个专业研究中心组建;湖南省农业发展投资集团科技创新中心等3家企业落户我区。现代金融产业活力激发。核心金融业态引进力度加大,新引进大童保险、东海证券等8家企业,明亚保险、中泰期货等5家金融机构已签订入驻协议,驻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网点达200余家;资本市场加快培育,兵器集团、英氏控股2家企业完成上市辅导备案;康通电子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线上融资政务服务平台“蓉e贷”累计放款68.4亿元。高端商贸产业稳步发展。五一广场、袁家岭、万家丽和火车站等重点商圈提质发展,12家国际知名品牌中部或湖南首店落户长沙国金中心,新型业态和时尚业态不断激发活力,“四首经济”集聚效应明显。“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四大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湖南区域性销售总部集聚芙蓉,全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达43亿元,同比增长超55%。楼宇经济质效提升。全区62栋重点商务楼宇新增市场主体共448个,完成净招商面积3.2万平方米。高税收贡献楼宇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世茂环球金融中心、通程国际大酒店跻身税收亿元楼宇行列,长沙国金中心迈入税收十亿楼宇行列。生命健康产学研深度融合。聚合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医院科研院所资源力量,引入医疗类企业14家,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单杨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落户我区。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以“一区一带”为依托,以全市文创竞赛为契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引导湖南文化广场、湖南大剧院引进沉浸式音乐剧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丰富戏剧表演业态,吸引网红直播等文化类企业落地芙蓉。袁家岭中央文化区九大项目和“一广场六街区”建设有序推进,长沙戏剧街施工建设,惟楚文化广场拆迁清零。引进湖南省演艺集团、长沙交响乐团等知名文化品牌,全区规上文化企业75家,实现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04.1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8.7%。软件产业稳步壮大。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29家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收达26亿余元,同比增长6.9%。33家企业成功获得省市扶持资金838万元。省级“数字新基建”标志项目湖南5G应用生态产业园落成开放,吸引中移动物联网、中移动系统集成等21家核心企业入驻,助力三湘南湖大厦打造5G应用生态特色楼宇。
2.凝心聚力促循环,扩投资促消费力度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推进有力。2022年铺排全区重点建设项目234个,年度预估投资207.6亿元。隆平片区、自贸区芙蓉区块投资强度加大,市政路网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岳麓山实验室农大片区完成出让土地区域房屋腾地及EPC招标合同签订,农科院片区完成总平面图审查及地下室基础施工。省重点项目共计6个,预计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投资完成率160%;各类市重大项目93个,预计完成年度投资128亿元,投资完成率120%。强省会重大项目4个,预计完成年度投资41.58亿元,投资完成率378%。长沙市长株潭一体化重点项目9个,预计完成年度投资34.86亿元,投资完成率226%。争资争策成效明显。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向上向外争取资金5.5亿元、到位政府债券资金10.98亿元。招商留商见质见效。全区新引进重点项目26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8个、十亿元重大项目3个、两亿元重大项目5个。新引进“中湘建融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等3个三类500强企业注册落户。自贸区芙蓉区块新增市场主体1000余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7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达23亿元。做好留商稳商文章,对全区1292家全口径税收50万元以上企业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实行企业服务专员全覆盖。积极响应省市“湘商回归”工程,与湘商投资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8.25亿元。消费活力不断激发。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加速发展,举办湖南传统产业跨境出海专题讨论等各类活动,积极推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湖南华天大酒店、尼依格罗酒店、国金中心(IFS)、琴岛演艺分获2022年度长沙市十佳文旅项目、十佳旅游饭店、十佳夜经济集聚区。
3.攻坚克难谋突破,重大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制度创新亮点凸显。自贸区芙蓉区块4项制度创新成果被纳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并被认定为“具有全国首创性”,该项数量居全市第一。标准化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打造全国首个“质量诊所”、全省首个标准信息咨询窗口。“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开展“住所承诺+容缺受理”审批改革,聚焦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实现“极简快办”。积极对接国务院“稳经济33条”政策措施,完成留抵退税24.2亿元,减免工伤、失业保险1.5亿元,为承租国有房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租2081.8万元。不断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集中兑现2021年度经济发展扶持奖励4025.84万元,惠及企业254家。科技创新全面加速。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有效高企达到390余家,技术交易合同累计成交额达到35亿元。狠抓科技项目建设,镉低积累水稻育种及栽培关键技术、岳麓山实验室等分别被纳入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市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凯德技术、康通电子等3家企业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明园蜂业等5家企业被评为省“小巨人”企业,铭弘体育通过省“小巨人”企业复核。
4.精雕细琢优品质,城区面貌加速蝶变。隆平片区开发掀起热潮。规划蓝图绘就,片区控规修编论证评估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主体用地方案基本敲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东湖路、合平路等断头路、瓶颈路成功打通;征拆进度不断提速,远大三路项目征收补偿方案送审,红湖路周边地块整合建设用地项目、长农路项目征收补偿进度加快,东八小区19栋无证房屋全部拆除。农大、农科院累计释放1500亩科研用地,隆平片区完成拆违3.4万平方米。城区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创新开展城市更新,对蔡锷中路两厢棚改项目与西龙片区捆绑实施联合开发,远大路沿线片区首次与社会资本方签订项目实施合作框架协议,韶光片区城市更新全力推进,湘雅二医院片区周边综合整治完成、医技楼主体工程完成验收。加快“五改”项目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45个,完成棚户区改造271户,完成危旧房改造项目45处。瞄准实现全区高质量高标准5G信号覆盖的总目标,完成5G基站建设670个、变电站及配套路由项目4个。推进便民工程建设,加装老旧小区电梯206台,新建、改建停车场23座,新增停车泊位10333个,完成庭院老旧燃气管网改造316个。城区市容环境全面提升。抓好市容环境问题处置,全年处置问题562个。完成148条“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高规格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风格、有品位的示范街巷。完成五一路、解放路空间品质提升,完成解放西路柑子园交通微循环改造及人行天桥建设。城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信访交办件均已办结销号。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芙蓉区全区综合优良天数292天,优良率80%。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芙蓉段出境断面(黑石渡)水质稳定达到III类。
5.精准发力强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保障夯实有力。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44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59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13001人;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共惠及26436家企业,减免费用14066.25万元。构建机构、社区、街道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累计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62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家、养老机构5家、区福利中心1家,共有床位3100张。公共事业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持续优化,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精准落实“双减”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88%。文体事业大力发展,完成5个市级标准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5个室外运动场建设。疫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建高效调度机制,构建研判、调度、交办、处理、反馈“五位一体”闭环体系,落实好国务院优化防控二十条举措,抓好风险地来芙人员管控,严格三站一场管控,未发生社会面扩散。安全底线严守筑牢。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揽工作大局,开展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的常态化高频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严守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开展各类安全专项行动。
在看到来之不易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不少:受三年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土地要素制约明显,创新动能需进一步挖潜,产业链建设需进一步深化,重大项目储备需进一步谋深谋实,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需警钟长鸣。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精准发力、切实予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3年,全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全面强化企业引育。加大招引力度,深化产业链招商、运用以商引商、平台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企业及区域性、贸易型、研发型总部落户我区。深化稳企留商,进一步完善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持续贡献,扶持企业不断壮大;持续开展各类服务企业活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湖南传统金融中心建设,充分挖掘大型国有银行投资子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招引其优质金融项目、上市企业落地,力争新增上市后备企业3家、报辅企业1家,引进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5家。整合区域金融资源优势,持续开展银企对接,加快金融优势向实体经济传导。多点发力强链补链。坚持链条化发展,探索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实现整链突破。围绕“打造种业产业高地”目标,加快引进3家国际种业领军企业、50家种业产业链企业,举办第二届岳麓种业峰会。加强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零的突破”。依托5G应用生态产业园打造全省全国5G应用产业集群,深化产业招商和远景蓄能,力争培育和引进“规上”数字经济核心领域企业6家,强化覆盖5G产业链的数据、建设、运营、应用等核心环节业态集聚趋势。进一步抢占行业领军地位,打造5G应用学院,构建“产业+就业”的双5G战略业态架构。集聚力量做强产业。充分发挥五一商圈极核带动作用,激发佳兆业、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高端楼宇活力,鼓励楼宇开发企业将在建楼宇打造成特色产业楼宇,加大对产业分散楼宇的产业重置,不断优化存量楼宇盘活路径,着力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鲜明、集聚效应突出的特色产业楼宇。大力发展高端商贸产业、现代商务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与“首展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区内开设首店,力争引进国际知名品牌5个、首店品牌12个,鼓励现有品牌积极发展新物种店、新锐店等先进经营模式,打造精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和原创品牌集聚地。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聚集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建设新能源汽车消费集聚区。持续巩固提升工业,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产业,稳步推动工业投资,争取浩天财富中心、天人建设等项目加速启动落地。
2.以“扩大内需”为基点,全力畅通循环发展格局。筑牢投资压舱石。夯实重大项目基础,全面落实年度重大项目计划,紧盯进度、压实责任、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区铺排各类重点项目153个,年度预估投资158.5亿元,重点关注隆平新区建设项目铺排及省市重点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推进自贸区路网、220kv星芙鼎黎线电力下地等项目;产业方面,加快自贸总部大厦、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民生方面,推进东湖公园、芙蓉生态新城安置小区等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资金保障,用好专项债政策,积极谋划和申报一批项目,力争获取更大规模的专项债券额度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融入区域大循环。重塑中央商务区,加强空间拓展,高效利用地面空间,以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抓手,探索科学精明的运营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强化配套完善楼宇主体功能,推动以楼聚产、转型升级。抓住“强省会”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立足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大力实施总部经济集聚战略,叠加“总部经济+城市更新+都市工业”三类政策引领总部经济发展,以“创新、创意、创业”三创为发展内芯,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两型绿色产业为辅助配套,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五一大道、芙蓉路、韶山路、车站路、万家丽路、隆平高科等总部经济带核心区引进大型企业地区性总部及研发中心、管理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高质量特色总部经济集聚区。推进内外双循环。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以打造“24小时城市”为目标,建设远大路、浏阳河婚庆园、都正街、白果园等特色夜消费街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标识度、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夜经济场景,构建多层次消费供给布局。推动直播带货和“网红经济”发展,培养发展一批头部主播、网红达人等,强化主播、网红与产业品牌资源深度融合。做精做优核心商圈,扮美扮靓特色街区,着力提升国金中心、万家丽中心商业氛围,不断放大商圈集聚辐射效应。加大国内外知名批零企业区域型、功能型总部引进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本土品牌商品和具有高端品牌价值的商业企业。抢抓自贸试验区芙蓉片区建设机遇,推进标准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长沙)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产品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进度。大力发展中非贸易合作,持续打造跨境电商运营孵化中心和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链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
3.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提质升级科创平台。利用辖区高校、院所资源,打通科技创新资源渠道,探索“院所做研发、政府促转化、公司化运营”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造产学研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10个。推动岳麓山实验室打造成生物育种科学研究、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大战略品种培育、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聚集四个高地,推动农大片区及农科院片区完成主体施工建设,构建辐射带动、上中下游衔接、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创新网络布局。支持大企业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带动就业,鼓励大企业发挥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资源,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平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充分发挥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工程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集聚效应,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市级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聚焦产业政策创新,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扶持优惠政策,加速激发市场创新主体“新活力”。整合区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检测资源,加强与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沟通和对接,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成效,充分发挥其人才、研发优势,推动院企、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探索现代种业、标准化、中非合作等重点方向的改革创新,争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提升芙蓉区块产业发展竞争力,促进对非经贸深度合作。以打造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区为目标,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打造芙蓉政务“蓉易办”品牌,打造“永远可以相信芙蓉”的营商环境品牌,不断提升政府效能。
4.以“品质立区”为基石,全面推动建设精美芙蓉。聚焦“五区”建设。拓展全域发展空间,持续优化产业空间格局,推动“一河两城”深度融合。重点建设隆平片区,借助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科创平台接续落地片区契机,全力打造“种业硅谷”,有序推进蔡锷中路两厢—西龙片区城市更新(旧城改建)项目、韶光片区城市更新(旧城改建)项目、远大路沿线片区城市更新(旧城改建)项目,实现实验室片区、隆平高科技园区、自贸区块“三区”联动发展。重塑中央商务区,进一步优化中央商务区规划,加强空间拓展,充分挖掘存量潜力。提升隆平高科技园区,坚持“五好园区”标准,走出一条产业融合、特色引领的路子,强化亩均效益提升,对低效用地实施综合整治和二次开发,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建好自贸片区,围绕现代种业及泛农业、生命健康、高端服务业三大目标产业方向,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多渠道、多维度、全方位推动自贸区重大项目招商和产业发展。重点推动自贸大厦、总部基地、标准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路径。作靓城市社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建设智慧社区、平安社区、美丽社区。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更新和“五改”项目建设。加快蔡锷中路两厢—西龙片区完成土地出让,推动湘雅二医院片区完成医技楼整体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启动远大路沿线片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韶光片区征拆前期工作。对全区存量危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加快危旧房屋清零。推进黄土塘项目经营性用地招商、蔡锷路两厢项目改造手续办理,加快友谊东项目设计、施工工作。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改造老旧小区106个。启动隆平新区北片区、隆平新区北片区1、隆平新区北片区2、隆平新区中片区、隆平新区东片区五个开发片区土地征收。加快推进“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双六”市容环境卫生整改、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开展辖区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抓好污染防治任务落实,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5.以“共建共享”为目标,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提升就业与社会保障。加强重点群体帮扶力度,实现稳就业和促创业双轮驱动,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做好全区登记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深化医保政务服务“容易办”改革,持续推进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医保服务示范点”“医保服务驿站”试点工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持续擦亮芙蓉“幸福教育”品牌,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湘一芙蓉中学等学校建设,新改建幼儿园4所。大力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新建一批市级标准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室内外运动场所。强力塑造芙蓉区文化产业品牌,持续推进袁家岭中央文化区和浏阳河文旅产业带建设,持续挖掘以“官街、文街、商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巷,盘活辖区文旅资源。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强化巩固平安芙蓉建设。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防疫政策的平稳有序衔接,走小步、不停步、科学优化防疫措施,巩固疫情安全防线。严防系统性债务风险,政府债务率严格控制在“绿色”安全区域。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加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自建房、燃气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住社会安全底线。强化底线思维,完善信息公开与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基础能力、核心应急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社会协同能力。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做好“稳”字文章,稳扎稳打、行稳致远;写好“干”字文章,干出新成绩、干出新事业,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为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